中国煤炭业渐次进入区域结构调整时代
[2015-12-22 17:25:42]详细说明:
进入3月,中国又一个主要煤炭生产省份河南省政府正式公布了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到今年年底,河南省力争建成3个年产5000万吨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企业数量从近800家减少到50家左右,单个矿井的生产规模不低于每年15万吨。
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借鉴了“山西模式”。 中国能源界认为,以中国产煤大省山西成功实施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为滥觞,中国煤炭业渐次进入区域结构调整时代,中国“第一能源”煤炭业将一改长期粗放的发展方式从此走向集约、高效、安全和绿色。
2009年山西看准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能源市场倒逼机制,果断推进煤炭业整合重组。目前,山西煤矿的数量已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煤炭企业的个数由2200家减少到130家;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通过整合全部淘汰,90万吨以上的煤矿占到煤矿总数的七成,平均规模超过年产100万吨,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山西形成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国有、民营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办矿数量比例为2:3:5的矿业新格局。“我们为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设计了整合重组、技术改造、最终实现高产高效三个阶段。目前第一阶段取得重大成果,顺利进入第二阶段。”山西省省长王君说。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认为,山西的做法符合煤炭产业基本特性,顺应了经济转型的趋势,在能源投资体制、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和行业管理制度等方面实现了创新。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说,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煤炭资源整合是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的必由之路。国家要求到2010年底全国煤矿只保留10000多处,基本解决小煤矿问题。
小煤矿“浪费资源、草菅人命、破坏生态、腐蚀干部”的积弊,与中国追求的科学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生态、和谐社会等价值观念相悖,解决小煤矿问题成为国务院“十一五”期间的一项攻坚工作。
煤炭业结构调整不仅仅是中部老牌煤炭基地的选择,新兴的西部煤炭大省避免重走老基地小煤矿遍地开花的老路,把煤炭资源整合作为追求规模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内蒙古以神华集团为蓝本,请大型煤炭集团或国有合资煤炭企业整合地方民营小煤矿,消灭了1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毗邻中亚能源中心的新疆也在加快整合步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在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透露,目前新疆煤炭企业的总数量从2002年的1820家降到259家,年产量从不到2000万吨上升至9000万吨,资源回采率提高到65%。
东部发达省份山东省也透露出信息,拟将省内合计产能超过1亿吨的7家煤炭企业通过产权关系的整合,逐步建立统一的销售、采购及资金运作平台,实现省内煤炭储备的统一规划和开采。黑龙江等省的煤炭资源整合也在有序推进之中。
原煤炭工业部资深专家郝凤印指出,中国煤炭资源赋存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区域差异很大,行业结构调整选择在区域分层次推进是明智之举。因为煤炭行业的调整还要兼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保障。
各地无论采取哪种模式,煤炭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山西省省长王君用“四个保护”形容十分恰当:“保护国家煤炭资源,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家园生态环境,保护干部远离腐败和矿难问责。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绿色、持久、安全的能源保障。”